伴你一起走過情緒風暴|衝動行為循環七階段

伴你一起走過情緒風暴|衝動行為循環七階段
伴你一起走過情緒風暴|衝動行為循環七階段

剛才明明還好好的,為什麼下一秒他理智線就斷掉了呢?!面對這樣的狀況,你感到莫名其妙!

在互動的過程中,你可能沒有發現有些言語和行為,正不斷地刺激到對方。當你意識到對方情緒快爆發的時候,或許就已經是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階段了。

為了幫助大家理解情緒變化的過程,美國校園安全專家傑夫.柯爾文(Geoff Colvin)博士提出衝動行為循環七階段(acting-out behavior cycle):

  1. 冷靜期(Calm)
  2. 誘發期(Triggers)
  3. 焦躁期(Agitation)
  4. 加速期(Acceleration)
  5. 高峰期(Peak)
  6. 緩降期(De-escalation)
  7. 修復期(Recovery)

這篇文章將為大家整理在衝動行為各個階段中,可能出現的行為特徵,以及可以採取的因應策略,供大家參考。

衝動行為循環七階段(acting-out behavior cycle)

衝動行為循環七階段
衝動行為循環七階段

當你能意識到當下的情境在衝動行為循環的初期,如「冷靜期」、「誘發期」和「焦躁期」,那麼你可以給予更多的「同理心」和「正向積極的關注」。若你發現對方開始出現失控行為,那有可能已經來到「加速期」或「高峰期」的階段,那麼請你優先照顧好自己,確保自己與現場其他人的安全,必要時立即原理現場。直到對方情緒宣洩完之後,來到「緩降期」和「修復期」時,再來慢慢拆彈!

大多數人看到這張圖的時候,一開始想的都會是別人,焦點都在外面。然而,我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這張圖是一個自我覺察得好工具,它能夠協助自己理解自己在當下的情緒處在哪個階段。

其實在衝突的過程,能夠提高覺察力,優先安頓好自己,就是一種關愛自己的方式。當你內在穩定下來,他人也會因你的穩定而漸漸穩定。

冷靜期(Calm)

行為特徵

情緒穩定
願意合作
忽略干擾
遵守指令與規範
接受他人的糾正與回饋

因應策略

創造正向的環境
訓練問題解決能力
評估與辨識問題行為
教導認識情緒與抒壓方式
觀察並記錄可能誘發衝動的因子

誘發期(Triggers)

行為特徵

分心易受打擾
壓力持續堆疊
連續犯錯表現變差
行為表現與平時不同
發生無法解決的衝突

因應策略

正向支持與鼓勵
給予改進的機會
語調平和保持耐心
嘗試紓解學生壓力
發現並移除誘發因子

焦躁期(Agitation)

行為特徵

動作變多變大
缺乏眼神接觸
較大的情緒波動
回應變短(恩喔啊)
敲手、坐在手上或手放在背後

因應策略

降低焦躁情緒與反應
暫緩當下的事情
引導學生深呼吸
協助轉移注意力
提供額外的時間與空間

加速期(Acceleration)

行為特徵

挑釁他人
製造噪音
爭論與抱怨
威脅和恐嚇
拒絕遵守指令

因應策略

減少肢體語言
保持適當的距離
給予獨立的空間
溫和而堅定的表達
提供宣洩情緒的機會

高峰期(Peak)

行為特徵

暴力攻擊
破壞物品
大哭大叫
自我傷害
跑離現場

因應策略

保護自身安全
維護他人安全
向外人尋求協助
避免無謂的糾紛
必要時遠離現場

緩降期(De-escalation)

行為特徵

不知所措
責怪他人
自責懊悔
否認,逃避責任
試圖合理化行為

因應策略

完成通報程序
給予彼此冷靜的時間
調適自己的心情狀態
提供適當的空間休息
避免指責,不逼迫道歉

修復期(Recovery)

行為特徵

期待恢復原狀
嘗試修正問題
試圖修補關係裂痕
表現尷尬,迴避互動
不願意參與團體活動

因應策略

提供正向支持
強化適當的行為
回到原本的活動課程
睡覺讓大腦重新開機
回顧並反思事發經過

Instagram

參考資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