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式推理遊戲
什麼是《情境式推理遊戲》?
《情境式推理遊戲》是一套宇教泥樂精心獨創的遊戲教育活動。相較於單調的靜態議題宣導課程,沈浸情境的體驗與有趣燒腦的遊戲,更能激發學員的學習動機。透過引導師帶領的討論與反思,將遊戲的隱喻與社會議題連結,使學員身歷其境,增強學習成效。
遊戲特色
學員於《情境式推理遊戲》中,將扮演案件的調查員,在有限時間內,揪出兇手並還原事件的真相。遊戲結合邏輯推理、資訊整合和角色扮演三大要素,透過引導反思,探討故事背後的真實議題,與生活經驗連結。
邏輯推理

角色扮演

議題探討

《血咒之謎首部曲:圖騰》
傳聞中,有一種詛咒,所有人都會像失去部分記憶般,忘記了某些重要的事情。凡背部出現圖騰之人,不出三日,便會死亡,多數村莊幾近滅村,祖先們稱這種詛咒為「血咒」。根據當地耆老口述,有群勇士透過某種神奇的儀式,成功阻止圖騰再現,封印血咒,阻止了這場持續100年的災難。整個村子都人心惶惶,國王期盼各個村莊能夠尋找封印血咒的方式,一同守護國家的安危。
活動資訊
對象:12-22歲的青少年
時數:3小時
人數:20-60人(30人為最佳體驗)
備註
- 課程內容包含規則講解、遊戲進行和引導反思。
- 場地由申請單位提供,需有投影機、投影幕、黑板(白板)、可移動式桌椅、麥克風。
師生回饋

蔡老師
高雄市苓雅國中
資優班
資優班
5/5
很榮幸有機會參與《宇教泥樂工作室》這次的遊戲推廣活動,讓我們的學生在林家宇老師的引導之下,透過一個早上的時間,經歷了一場刺激、精彩、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平常在課堂內,一般的講述課程,多半都是老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參與、聽講。然而,透過這樣情境式推理遊戲的方式,經由家宇老師的引導,學生們無論擔任甚麼腳色,個個都成為了舉足輕重的主角,讓他們主動參與其中。除了動腦解謎之外,還得要團隊合作、彼此協調,考驗了他們的思考能力、邏輯推理以及團隊競合等能力,甚至,遊戲的最後,還深入探討了相關的社會議題,讓遊戲不只是遊戲,而是一場教育課程的媒介。真的讓我們現場的老師大開眼界。再次感謝《宇教泥樂工作室》辦理這樣的推廣活動!謝謝!
5/5
從來不知道遊戲可以藏有這麼深的涵意,細節裡的寓意有可探討的哲理,還能讓我們反思社會真實的樣貌。
這個遊戲談的是「霸凌」。剛開始時大家不知道如何切入,等到手邊線索越來越多才看清事件的樣貌。孩子們逐漸投入高度的專注力在案件上,想要好好討論卻又怕被別組的聽到,小心翼翼防範間諜的樣子著實有趣。連我都想坐下來好好研究一下案件,找出事情的真相。
可惜三堂課的時間太短,遊戲主導人-Maple花了二節半的時間引導整個遊戲,但最後的重頭戲-真相解說-時間完全不夠用,好扼腕!豐富的佈局如同小說般的情節有太多可以說,恐怕花上半天可能都不夠。
有些生命的議題對孩子們來說太過陌生,如霸凌、毒品或網路犯罪,孩子們常常一知半解,也難以感受其中的傷痛。但有趣的是,遊戲過程中因角色莫名死亡、重傷、也有角色被逮捕,孩子們說好可怕,怕晚上睡覺做惡夢。也許就是須要如此對應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感受不等的恐懼情緒才能連結到課堂上所探討的生命議題。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很想看到孩子們以組別進行辯證。依照手中的線索、證據互相質詢、答辯,那一定十分精采,因為真理是越辯越明。
名偵探柯南說:「真相永遠只有一個」,而Maple會說:「別被眼前的事物給蒙蔽!」
最後的結局恐怕讓孩子們失望了,因為兇手藏匿於無形,甚至身在我們之中。真實的世界中一句不經意的言語、一個看似無害的動作,都有可能讓我們成為加害者,成無兇手。Maple沒有告訴孩子他們想要的答案,大家一片哀嚎,我在一旁邊也倍感痛苦,因為我們都太習慣教科書附的正確答案。但許多的學術理論與學識,都是依靠世世代代的學者與科學家不停地爭辯與實驗而產生。在爭辯之前必須學會思考,這場遊戲讓孩子們學習思考,在所有似是而非的線索與事件中思考其中的關聯性與正確性。看到孩子們三節課之中沒有下課、沒有人去喝水上廁所,全心全意投注在遊戲之中。
我可以告訴你--
這不只是一場遊戲,這是人生啊!

桂美美
高雄市新上國小
晨光媽媽
晨光媽媽

黃老師
台南市安平國中
5/5
值得一起來投入,推薦的2T3S!
T(思考):增加學生邏輯思考能力。
T(團隊):善用分組方式形成村莊概念,並透過不同的線索提示,充分讓學生互相溝通討論。
S(自主):學生會主動投入遊戲之中,三個小時無冷場。
S(情境):善用眼罩丶披風深化遊戲情境。
S(主題):霸凌符合新興議題,也是現今社會的常態事件,值得討論與讓學生反思自我行為,更進一步地促進社會和諧。
5/5
透過角色的工作分配,以及多次與各組的不同成員交流資訊,可以感覺到學生漸漸融入在故事情境中,並開始學會思考、合作、推理、溝通。在講師的帶領下,學生開始能發現問題,並推理及尋找出答案。而在最後的部分,學生們能夠透過蒐集到的線索與資訊,發表各自的觀點與想法,共同地把整個故事完成。
我覺得該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考、推理、合作及溝通能力,平常學生們就不喜歡思考太難的問題,或只想要趕快得到問題的答案。但是活動中透過故事情境、角色扮演,讓學生能夠一步步地進行探索和發現,透過和不同人合作才能完成任務,找出答案,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活動後帶領學生進行討論與反思,讓他們了解到自己做了什麼,以及或活動的意義,想必會讓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黃老師
高雄市中山國中

學生
高師大附中
5/5
這個遊戲,表面上看起來就是個解謎推理的遊戲,但其實它還告訴我們更多更深的道理。所有事情都有唯一標準的答案嗎?是否是這個世界使我們的思想變成每個問題都會有個標準的答案?但我們卻沒發現,其實有很多瑣碎的因素,而導致這樣的結果。經過這次的體驗,我漸漸的體會到並不是每個問題,我們都只需要知道答案。有的時候答案並不能完整代表整個問題,應該要透過觀察、整理、分析,利用過程一步步的尋找出答案,這才能完整的了解。
5/5
我覺得這個課程所傳達的概念,正是大家普遍欠缺的主動思考並提出質疑能力。 如同當時超級大國民結束的告密活動一樣,今天老師讓三個同學出去時,其他的人有沒有察覺這其中的不合理性,並且提出來甚至幫助同學。我們都習慣性接受這些指令,或者覺得與我不相關跟沒有行動。這次經由老師引導後,希望以後遇到類似情況能主動思考與行動。

黃老師
高雄市中山國中

學生
高師大附中
5/5